嘉義鹽地光電廠鄰近生物敏感區,位處不利耕作之廢棄鹽地。寶島陽光每年施行兩次生態調查,以具體行動保育生態,同時發展綠電對抗全球暖化。圖/寶島陽光再生能源集團提供
攜手推動生態保育 守護台灣特有種-山椒魚
在全世界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下,減緩地球暖化已成為所有人的共同目標。寶島陽光再生能源集團以具體行動,發展太陽光電,全力支持台灣的能源轉型,並落實環境保護、推動生態保育,共同對抗暖化所帶來的衝擊,希望為地球提供更乾淨的能源,並且創造更永續的未來。
身為能源轉型的一份子,為了提升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關注,寶島陽光再生能源集團與「MIT台灣誌」主持人兼製作人、「黑熊來了」與「山椒魚來了」紀錄片導演麥覺明合作,贊助麥導團隊拍攝山椒魚保育紀錄片,期盼在保育台灣瀕危動物的工作上,略盡心力。山椒魚是源自冰河時期的物種,現今生存於台灣高海拔山林以及溪流源頭,喜好低溫、高濕的環境,台灣是目前已知全世界山椒魚分布的最南限,在台灣有五種特有種山椒魚,卻因為氣候暖化,棲地嚴重受到威脅。此部影片即以保育台灣特有種-山椒魚為主題,希望進一步傳達能源轉型,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。同時,也呼籲台灣人共同守護這片土地,並支持本土生物的保育工作。
圖/台灣五種特有種山椒魚,因氣候暖化棲地面臨嚴重威脅。寶島陽光推動能源轉型邁向淨零碳排,守護台灣特有種。圖/大麥影像工作室提供
重視社區聲音 委託第三方民調了解地方心聲
寶島陽光期許成為能源轉型中最可信賴的夥伴,也重視社會各界的聲音,秉持透明與開放的經營態度,主動委託第三方於中南部縣市,進行光電產業的地方好感度抽樣民調,深入了解地方民眾對產業的看法與疑慮。調查結果顯示,在有效樣本數183位地方民眾中,普遍支持光電產業所帶來的環境效益,特別是在開拓「綠色能源」與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污染」上,獲得很大的認同,分別占兩成左右。然而,部分鄉親也對於光電案場的土地利用表達了擔憂。
約有三成民眾認為光電產業所帶來的最大缺點為「太陽能板破壞景觀生態」、「案場租約到期後的土地修復」。針對民眾的疑慮,寶島陽光審視自身的經營策略,提出多項解決方案。首先,公司優先選擇不利耕作地或各類屋頂設置光電案場,並以「一地多用」的方式活化土地,避免對當地景觀造成衝擊。此外,太陽光電案場以友善環境的方式建置與維運,在模組清潔上僅使用清水沖洗,不添加化學清潔劑,避免汙染土地。至於20年案場運作期滿後,我們將根據地主意願,案場可選擇持續運營,或將長期保育的土地恢復為耕作或淨土狀態,甚至進一步利用既有饋線規劃工商用途使用。以地主意願為優先,兼顧有效利用既有設施,進行土地利用最優化之永續經營。
屏東東興國小屋頂型、地面型案場,司令台增建可遮蔭避雨棚架結合光電設施,校區圓形屋頂利用太陽能模組排列美化設計。圖/寶島陽光再生能源集團
綠電轉供協助企業減碳 能源轉型的最佳夥伴
作為台灣能源轉型過程中,最可信賴的夥伴,寶島陽光以靈活的開發策略,推動光電案場建置與綠電銷售並進。隨著企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日增,集團旗下電力事業全力協助企業進行綠電採購,達成淨零減排目標。寶島陽光全台光電案場皆自行持有,確保電廠發電品質穩定,為企業提供完善的電力購售服務。
寶島陽光不僅致力於推動台灣的能源轉型,更以實際行動守護這片土地,從生態保育到與地方共榮,展現企業對於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的決心。